请输入关键字

手机app下载

NEW CENTER

手机app下载

【和记官网平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6岁生日快乐!

发布时间:2024-10-21 03:21:56

西北大漠,酒泉弱水河畔

金秋十月,卫星胡杨璀璨

正在紧张备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处处涌动着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的中心力量

1958年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66年来,这个我国组建最早、岁生规模最大的日快和记官网平台

综合性航天发射场

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同频共振

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数十个第一

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这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

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

66年来,一代代东风航天人

始终不忘航天报国的酒泉初心

始终牢记航天强国的使命

在浩瀚大漠搭起天梯

联通了中国人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卫星

现实与梦想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发射西北大漠戈壁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心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66载艰苦创业,岁生66载披荆斩棘。日快从建场初期的酒泉筚路蓝缕,到神舟飞天、卫星空间站建造并常态化运营的发射举世瞩目;从茫茫大漠到戈壁江南……一代代东风人积极向上、踔厉奋发,从组建那一天起,就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前沿,持续提高航天测试发射能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心始终牢记“政治忠诚、任务圆满、开拓创新、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两新两高”“三严三抓”质量标准,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换羽转型,拓展职能使命,载人航天发发成功、卫星发射连战连捷、商业航天异军突起,试验条件、试验能力和生活环境大幅优化改善,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崛起在祖国西北大漠深处。

试验条件大改善

2024年9月27日,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发射塔架成功发射,标志着这座塔架为期三个多月的集中项修圆满完成。

发射塔架是航天发射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决定航天发射能力的关键装备。2003年5月,卫星发射塔架投入使用,这座我国首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和记官网发射工位成为中心卫星发射的主力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座塔架更是承担了高密度的卫星发射,是名副其实的“功勋塔架”。

本次集中项修的平台、摆杆、电梯、低压配电、塔吊、整流罩空调及封闭区和工艺房间空调7个分系统,都瞄准行业最新技术设备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运用了60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加大数智化赋能,最大程度增强装备可靠性安全性。

卫星发射塔架集中项修是中心持续推进保质增效、提高航天装备参试能力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超高密度、超高强度、超高难度的试验任务新常态,以及“常急兼备、船星并行”的现实需求,中心根据发射任务需要,在原有飞船发射塔架、卫星发射塔架的基础上,新建多个发射工位,可以满足常规液体、中小型固体等不同类型多种型号火箭发射。

中心还扩建了发射测试厂房,新建航天创新试验区,可以满足不同型号航天器并行测试需求,任务的承载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测控系统是航天试验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近年来,中心建成了集光测、雷测、遥测、遥控、计算机与指挥监控显示于一体的高信息化、高覆盖率、和记官方网站高精度的航天综合测控网,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为标志的各项航天发射、返回搜救、航天器长管等测控任务。

完备的试验体系以及成熟的任务组织模式,使中心完全具备应对高密度发射任务的能力。

任务密度大提高

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的航天发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0年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到2018年完成第一百次发射,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从2018年到2023年完成第二个一百次发射,只用了五年半时间。未来这个时间间距还会不断缩短。

发射次数增多背后,是发射场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提高的一个缩影。从组建初期的几年一发,到后来的一年几发,再到现在一年几十发,为了适应常态化发射需求,中心持续提升发射场地面设备可靠性,强化技术区、简化发射区,将发射周期和发射流程不断优化缩短,缩短单次任务的发射工位占位周期,提升工位的发射频次,实现高效发射和快速发射;将“测试”与“发射”分离,提高发射工位的利用率;同时缩短发射工位的射后恢复与状态切换时间,提高工位周转效率,提升了发射并行能力。

密集任务的接续成功得益于过硬的装备能力和成熟的组织模式,也依赖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的支撑。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装备优势、数据优势、人才优势,先后建立先进微纳卫星技术研制联合实验室、航天搜救无人机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液体推进剂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创新实验室,一支由技术总体专家、测发测控通信中青年人才、支援保障高级技师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在任务中得到了充分历练和成长。

数智水平大跃升

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要求发射场具备应急发射能力。从“神十二”任务开始,两发火箭、两艘飞船同时在场测试,对发射场设施设备、人员队伍和保障条件提出了更严更高要求,数智化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距离发射塔架1500米外的航天发射场数智中心,可以监视到整个发射场的一切,包括塔架、人员状态,以及所有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显示的各种信息,可供指挥员实时掌握、集中监控所有资源的状态和任务流程。数智中心还可以实现航天发射任务自动规划和日常工作填报,减员增效的同时,大大增强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心正在逐渐探索形成航班化发射模式,建成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火箭与航天器测试,同时具备火箭检测、短期贮存保障的综合性测试准备区,确保发射场能够以稳定的班次发射火箭,持续性为航天器和人员进入太空提供服务。同时,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为航天测发、政治工作和装备后勤保障赋能,聚力建设现代化的智慧发射中心。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正是我们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基因,也是我们不断夺取航天发射任务连战连捷的制胜密码。

航天搜救大显威

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东风着陆场成为我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作为我国唯一一支专业航天搜救力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从大草原转战大戈壁,坚持靠训练演练解决实际难题,靠实战检验提升能力水平,靠挖掘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用一次次“舱落机临、舱落人到”的完美表现,让胜利的旗帜一次次在东风着陆场高高飘扬。

搜救系统先后攻克了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过程自主智能跟踪系统研制、用于山地丘陵地区通信补网的大载重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研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从组织指挥、方案预案、训法战法、人员设备,扎实组织开展着陆场技术条件建设和训练演练。只要返回舱降落,他们就能准确判断落点位置,快速前往、高效处置。

千里万里搜寻到你、水里火里守护着你、风里雨里呵护着你!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七号,我们安全圆满迎接了一个个飞天乘组返回地球家园。按照任务计划,不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也将胜利返航东风着陆场。

生活环境大变样

2024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党委大力推进美丽东风、幸福东风建设,努力提高场区居民幸福感、自豪感、获得感。给场区居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原来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都被整治成了可大可小的美丽的街心公园,绿茵茵的草地、富有航天特色的文化装饰和各式雕塑、设施完备的儿童游乐场……东风航天城的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年来,中心大力抓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场区整体环境建设。居民公寓楼全部翻新,新建办公集群,居住和工作条件全面升级;改造场区主干道路,酒额铁路建成通车,酒航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中,场区交通更加便捷;大力整治场区绿化环境,对05区、06区、13区等综合商业区和快递物流行业进行优化整治,居民生活体验更加舒适。

相继建成东风湖、飞天湖、揽月湖、东风渠等水系公园,打造东风水库主题生态公园,翻建东风儿童公园,场区生态环境更加宜人;持续开展新时代东风文化提升工程,场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力贯彻“精种精养、新种新养”种养殖理念,东风人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持续开展“点亮基层、鲜活点号”活动,东风处处焕发勃勃生机……一座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的现代化特色航天港在大漠崛起。

在66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终以“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扎根大漠、矢志航天,认真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每一项任务,打出了一枚枚“争气弹”、一颗颗“争气星”、一艘艘“争气船”……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时光变幻、日新月异,红色的血脉和忠诚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东风航天人的心中,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东风航天人自强自立、创新超越的坚强信仰和奋斗底色。

对党忠诚、航天报国的初心永不变

66年来,无论试验条件和生活环境如何变化,东风航天人对党忠诚的初心始终不变。他们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无私奉献,默默耕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慑,党中央毅然做出发展 “两弹一星” 的伟大决策。第一代航天建设者闻令而动,仅用2年零4个月时间,就在荒漠之上建成我国第一个综合航天发射场,并且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这种对党忠诚、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拼搏奋斗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为了成功一无所惜,除了成功一无所求。无论是“两弹结合”试验中“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的阵地七勇士,还是新时代面对燃料泄漏勇敢逆行的加注人员;无论是王来烈士留在戈壁滩上焦黑的38个脚印,还是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为了成功日夜奋战的身影……每一次发射,都是对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展示,也是对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证明。每一次发射任务的成功,都离不开东风航天人对党忠诚、航天报国的初心。

新时代新征程上,东风航天人依然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变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代代东风航天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始终胸怀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守为祖国和人民出征的崇高信念,不慕名利、不计得失,常年坚守大漠,坚定奋斗一线,奉献青春年华、奉献聪明才智、奉献热血汗水。

建场初期,千千万万有志儿女从祖国各地奔赴西北戈壁,住帐篷、睡地窝、喝苦水,战天斗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他们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在茫茫大漠深处创建发射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载人航天发射场开始全面建设,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采取 “三班倒”“人停机不停” 的方式推进工程进度。困了就裹着大衣打个盹,饿了就泡包方便面,连续奋战十几个昼夜也是家常便饭。

总有后浪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博士夫妻、行业专家、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茫茫戈壁;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为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大漠戈壁代代传承。

大力协同、拼搏进取的作风永不变

航天发射任务具有“千人一发箭、万人一艘船”的特点,任务成功离不开参试各方的密切配合。无论是“两弹一星”的伟业,还是载人航天的辉煌,都离不开工程全线的大力协同和拼搏进取。与试验各方密切配合、团结奋战、共同争取胜利是中心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近年来,面对高密度的任务形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的作风,创新试验任务政治工作,成立阵地临时党委,给参试各方提供了统筹资源、解决问题的最好平台,使任务遂行更加顺畅高效,开创了新时代试验任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临时党委下属各部门按照分工,时刻关注参试各方实际需求,畅通沟通渠道,统筹力量运用,真正做到了有问题共同解决、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试验各方结成牢不可破的使命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荣誉共同体,齐心协力保成功,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发射回收为中心的各项试验任务。

矢志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永不变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宇宙响彻东方红”开始,东风航天人矢志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和脚步就永不停歇。

从东风一号的艰辛探索到东方红一号的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千年飞天梦圆到中国空间站顺利建造完成,从“悟空”“墨子”“慧眼”闪耀太空到商业航天发射百花齐放……66年来,一代代东风航天人始终心怀山海、眼有星辰,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停止。他们始终坚信,太空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探索太空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他们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可以付出一切。

在漫漫征程中,“变” 与 “不变” 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变的是试验条件,从简陋走向先进,不断突破技术的边界;变的是任务频率,日益加快的节奏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变的是环境建设,从荒芜到现代化的蜕变。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对党忠诚的初心,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大力协同的作风,是矢志太空的追求。新时代是奋力追梦的时代,新时代更是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时代。无论外在如何变化,这份不变的坚守与追求,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春秋更迭,璀璨流年

66年,是风雨兼程的来路

亦是腾飞的基石

弦歌不辍,信心满怀

我们共同书写无限未来

写尽千山,落笔是你

东风航天城,66岁生日快乐!